她在2023年抛出了一句挺炸裂的话:“只要去过台湾的大陆人,回去后不会再提统一、更不说武统。”这话一出,立马在两岸炸开了锅。
有人觉得她说得有道理,台湾的生活方式确实跟大陆差别挺大;也有人觉得她就是瞎扯,完全不了解大陆的真实的情况。这话到底咋回事,咱们得从头掰扯掰扯,看看柯志恩是谁,她为啥这么说,这话背后又有啥深意。
先说说柯志恩的来头。她1962年出生在台湾屏东县潮州镇,家里条件不错,父亲柯文福当过屏东县县长,政治氛围从小就挺浓。
她自己也没走寻常路,先在台湾政治大学念了教育学,拿了个学士学位,后来又跑去美国,分别在密歇根州立大学拿了教育学硕士,在南加州大学搞了个教育心理学博士。
学成回台后,她没急着从政,而是扎进了学术圈,在淡江大学当过教授,还做过学务长。她在教育心理学这块儿挺有建树,2008年还出了一本书叫《柯志恩谈母职心体验》,聊女性咋平衡事业和家庭,这书还拿了个金鼎奖,挺厉害的。
不过,柯志恩没一直在学校里待着。2016年,她被拉进政坛,当了不分区“立法委员”,正式从学术圈跨进了政治圈。她在立法院主要关注教育、文化、妇女权益这些领域,后来还当过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员会的召集人。
她在党内地位不算低,2020年当过副秘书长,2021年还干过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的董事长。2022年,她代表去竞选高雄市市长,结果输给了的陈其迈。输了之后她也没消停,2023年当上了智库的执行长,2024年又连任了“立法委员”,现在还在立法院混得挺活跃。
她这线年在台北一个论坛上说的。当时两岸关系正紧绷得不行,大陆这边军演不断,台湾这边也有点风声鹤唳。她在论坛上聊到两岸问题,说大陆人只要来台湾看看,体验一下这边的生活,就会觉得统一没啥吸引力,更别提用武力处理问题了。
这话听着挺大胆,但也不完全是她自己瞎编的,背后其实有点数据支撑。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2023年的民调显示,台湾岛内只有1.3%的人希望尽快统一,60%的人更想维持现状。
这话一出口,台湾这边反应还算复杂。有些人觉得她说得在理,毕竟台湾跟大陆的生活方式差得不是一星半点。台湾有自己的选举制度,度也高,街头巷尾随便聊政治都不会有人管。
经济上,台湾虽然不算特别强,但人均GDP在2023年差不多有3.5万美元,比大陆高出一截。生活上,台北的夜市、高雄的港口、台中的茶园,这些都挺吸引游客的。
大陆人来了,可能会觉得这边节奏慢点,空气干净点,生活方式确实跟大陆的大城市不太一样。岛内支持她的人觉得,这话戳中了台湾的优势,能让大陆人重新想想统一到底值不值。
但大陆这边听到这话,反应就完全不一样了。微博上立马炸了窝,好多人直接开喷。一堆网友觉得柯志恩太自以为是,说她压根不懂大陆啥样。还有人调侃,说她是不是以为大陆人没见过世面,去了台湾就得被震撼得五体投地。
大陆这几年发展快得不得了,高铁网络遍地开花,2023年全国高铁里程已超越4.5万公里,远超台湾的铁路规模。大城市像上海、北京、深圳,摩天大楼一栋接一栋,地铁一天运送上千万人,生活便利程度一点不比台北差。
经济上,大陆2023年的GDP已经接近18万亿美元,台湾连零头都不到。网友们觉得,柯志恩这话完全是看不起大陆的实力,站不住脚。
也没闲着。国台办很快就回了话,说柯志恩这种言论是分裂性的,损害了两岸和平稳定。他们还强调,统一是大势所趋,不管台湾咋折腾,都改变不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。
官方态度很明确,就是觉得这话挑衅意味太浓,完全不接受这种观点。大陆这边还有学者跳出来分析,说柯志恩可能是想借这话拉拢岛内支持者,顺便讨好美国,毕竟她一直挺亲美的。
其实,柯志恩这话也不是凭空来的。她在政坛混了这么多年,对两岸关系肯定有点自己的观察。她可能觉得,大陆人来台湾旅游的不少,2019年疫情前,大陆游客一年能有200多万次访台。
这些人回去后,多少会聊聊台湾的见闻。她估计是想通过这一个点,暗示大陆人看了台湾的“自由民主”,就不会再支持统一了。
不过,这想法有点一厢情愿。现实是,大陆游客来台湾大多是走马观花,吃个凤梨酥、逛个故宫,顶多感叹一下风景不错,生活节奏慢,但要说因此就放弃统一想法,那真是想多了。
再看看数据,大陆这边对统一的立场从来没软过。2023年习在新年讲话里又提了一遍,说“祖国统一是必然的”。
这不是随便说说,大陆军费2023年涨到了3094亿美元,比2012年翻了快一倍,军舰下水跟下饺子似的,航母都搞到第三艘了。台湾这边呢,军费2023年也就120亿美元左右,差距不是一般的大。
大陆的军事演习也慢慢变得频繁,2022年佩洛西访台后,直接在台湾周边搞了个大包围,2023年这种演习也没停过。这都说明,大陆对统一的决心不是几句话就能动摇的。
柯志恩这话在岛内也不是没争议。内部就有人觉得她说得太过了。传统上还是倾向两岸和平统一的,她这么一说,等于把党内的温和派晾一边去了。
有党内人士私下吐槽,说她这是为了捞政治资本,故意挑敏感话题炒热度。还有人觉得,她这话太理想化,完全没考虑大陆的真实的情况,也没想想大陆人真来了台湾,会不会感觉这边房价高得离谱、生活上的压力也不小。
她这话抛出来后,后续发展也没停。2024年她连任“立法委员”后,继续在教育和文化领域发力,提了不少议案,比如增加教育预算、提高教师薪资啥的。她还在立法院里呼吁加强国防,说台湾得靠自己保安全。
这跟她之前那句话有点呼应,意思是台湾得突出自己的独立性,才能站稳脚跟。不过,她的政治路子走得并不顺。2022年高雄市长选举输得挺惨,2024年连任虽然成功,但支持率也没啥大起色,岛内对她的嘲讽声一直没断过,有人直接叫她“跳梁小丑”,觉得她就靠嘴上功夫混日子。
大陆这边对她的态度也没啥好转。2024年她又发表了几次类似言论,每次都被大陆媒体点名批评。
微博上还有人翻出她以前的节目言论,说她老早就颠倒黑白,比如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,她在电视上说是中国侦察机挑衅美国,完全不提美国飞机跑到中国家门口的事。大陆网友觉得,她这种人就是亲美反中的典型,啥时候都站在美国那边说话。
从更广的背景看,柯志恩这话其实是两岸关系紧张的一个缩影。台湾这边,上台后一直在推“去中国化”,教科书改了又改,历史课本里台湾的篇幅慢慢的变多,大陆的比重越来越少。
2023年,台湾还把服役期从4个月改回1年,说是要应对大陆的压力。岛内年轻人对大陆的认同感也慢慢变得低,好多90后、00后感觉自己是“台湾人”,不是“中国人”。柯志恩这话,正好踩在这个风口上,迎合了一部分人的情绪。
但反过来看,大陆这边对台湾的感情也没变。普通老百姓依旧是觉得台湾是自家地盘,统一是迟早的事。网上经常能看到有人说,“台湾跑不掉,历史在那儿摆着呢。”
大陆的经济吸引力也不小,台商在大陆投资的总额到2023年已超越2000亿美元,两岸贸易额一年也有3000多亿美元。柯志恩说大陆人去了台湾就不想统一,可现实是,两岸的经济联系这么深,大陆人真去了台湾,更多的可能是觉得合作比对抗更靠谱。
再说说她这话的逻辑。其实挺站不住脚的。她假设大陆人来台湾就会被这边的生活震撼,但没考虑大陆人自己的生活也不差。
上海的外滩夜景、北京的故宫、广州的美食,这些不比台湾逊色。柯志恩可能觉得台湾的“自由民主”是王牌,可大陆人眼里,这玩意儿不一定比得上自己家的高效和稳定。她还忽略了民族感情这回事,大陆人对统一的执念不是随便看一下台湾就能抹掉的。
从国际上看,柯志恩这话也有点迎合美国的味儿。她一直挺亲美,2023年还跑去美国访问,跟美国官员聊得不亦乐乎。美国这边也乐意听这种调调,毕竟台湾是他们牵制大陆的重要棋子。
2023年,美国给台湾批了4.5亿美元的军援,2024年又加码,弄了个“台湾政策法案”,就是要帮台湾撑腰。柯志恩这话,跟美国这套路子挺合拍的,说白了就是想借美国的力量给台湾壮胆。
2025年3月19日,她还在立法院忙活,办公室在0401室,每天跟文件和议案打交道。
台湾就是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,两岸同属一个中国,说其他的都没用[玫瑰][玫瑰]